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美國壓力下中俄「抱團取暖」 曾經的宿敵能否真正聯手

中美俄

Getty Images

當美國正積極地與一些國家編織同盟網絡時,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中國與俄羅斯兩個大國也越走越近。

一個是軍事強國,一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者攜手無疑將對全球地緣政治變化產生巨大推動力。但曾經的敵手真的能夠彼此信任共同抗衡美國及其盟友嗎?

美國陰影下的統一戰線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和俄國之間並沒有建立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同盟,即不同於北約或美日安保條約維繫下的緊密軍事關係。但是,兩國卻在加強軍事安全和信息共享之間的合作。

僅今年一年,中俄就舉行了多次陸軍和海軍軍事演習。

今年8月,中俄在中國西部寧夏聯合軍事演習,俄羅斯軍隊成為第一支參加中國常規演習的外國軍隊。10月,中俄兩國的軍艦圍繞在西太平洋進行聯合演習,首次圍繞日本列島展示武力,受到日本高度關注。11月,中俄進行聯合空中巡邏,軍機被指進入韓國防空識別區。

將時間放在十年的跨度來看,中俄兩國在軍事技術上的合作明顯增加,不僅提升了聯合軍事演習的次數,還擴大了演習的地域範圍。

中俄兩國領導人在本月15日舉行視頻會晤,有將雙邊關係推入新高潮的跡象。雙方在會晤期間互稱「我的老朋友」「親愛的朋友」。俄國總統普京確認將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冬奧會上見面,成為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外交抵制下首個確認出席的大國首腦。雙方還承諾繼續加強在經貿、油氣、金融、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合作。

不少中國媒體評論稱,中俄雖不是同盟,但勝似同盟。

中俄之間越走越近有其現實考慮,尤其是當美國將這兩個國家視為頭號競爭對手。拜登政府正以多種方式聯合盟友,以抗衡中俄在全球的影響力。

對中國來說,美國在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圍堵中國,並在南中國海及人權問題上與中國針鋒相對。今年,美國與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重啟「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定期舉行海上聯合軍演,並聚焦新科技、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美國還與英國、澳洲達成AUKUS協議,幫助澳大利亞建設核潛艇。這些舉動被視為抗衡中國的影響力。

「美國勝過中國的其中一個最大優勢就是其朋友和盟友網絡,」 美國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司馬安洲(Andrew Small)對BBC中文說,「與俄羅斯建立伙伴關係為中國提供了緩解這種情況的最佳途徑。」

而對於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與美國陷入僵持。最近幾個月,俄羅斯的軍隊在其西南邊境集結,美國警告不要入侵烏克蘭,否則將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俄羅斯則認為美國支持北約東擴,在軍事上對其構成威脅。

「中國和俄羅斯形成更緊密的伙伴關係,很大程度上是美國的外交政策所導致」,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 Sydney)政治和國際關係高級講師亞力山大·科羅廖夫(Alexander Korolev)對BBC中文說。「莫斯科和北京已經認識到,共享資源可以提供最有效的方式來應對技術領先的美國。」

「中俄兩國明確挑戰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同時與兩個國家為敵是美國在戰略上做出的愚蠢行為」,科羅廖夫說。

此前在特朗普政府時期,一些美國政要建議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對付中國和俄羅斯。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便對蘇聯和中國採取類似策略。但經歷時代變化,中俄已經不同於當年陷入越南戰爭的中國和蘇聯,兩國之間也有了在經濟、科技等方面更契合的利益需求。

中俄海上聯合軍演

Sun Zifa/China News Service via Getty Images
10月15日,中俄海上聯合軍演在俄羅斯彼得海灣舉行,中國導彈驅逐艦南昌艦主炮攻擊目標。

分析認為,中俄之間形成戰略聯盟可能使拜登對抗中國的計劃更加困難。

「美國越是致力於遏制中國,它對抗俄羅斯的能力就越弱」,科羅廖夫說。與此同時,美國似乎正在放棄該國在全球的存在和承諾,轉向更緊密但圈子更小的聯盟,與英、澳之間簽署的AUKUS就體現了這一趨勢,「該協議加深了美國對其核心盟友的承諾,但對廣大東南亞國家的承諾減少了」。

「地緣政治現實,加上AUKUS的簽署,意味著在軍事上美國將只能對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舉動做出反擊,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在更大範圍內)圍堵北京。」 科羅廖夫說。

司馬安洲則認為,如果中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美國將很難維持對中國的巨大優勢。但這並不會改變拜登政府聯合盟友對抗中國的意圖,反而會強化這樣一種概念,即「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正在與專制國家進行系統性的競爭和對抗」。

敏感問題上的「政策中立」與「實質性支持」

中國和俄羅斯在美國的陰影下「抱團取暖」,然而在幾個關鍵問題上,雙方依然保持著距離——這是雙方沒有建立軍事同盟的部分原因,也可能成為今後進一步合作的隱患。

在歐洲,俄國與烏克蘭的衝突如箭在弦上。在印太,台灣和南中國海始終是圍繞中國的兩大戰略熱點。這些事務涉及中俄各自的主權安全和核心利益,不僅高度敏感,也試探著兩國對彼此的信任。

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教授張昕對BBC中文說,中俄兩國對這些問題始終保持著「政策中立」,即在原則上不選邊站隊,認為有關事務的談判應該由直接相關方自己選擇。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並為烏克蘭東部的親俄民兵提供支持。該事件發生後,中國外交部被問及相關問題時多次重申「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和「尊重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對於南中國海,俄羅斯強調不干涉領土爭端。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報道,普京再次針對南中國海問題表態,他說,「俄羅斯的立場基於這樣的事實:該區域內的所有國家應當在不受區域外強權的干擾下,根據國際法基本凖則進行適當對話。」

到目前為止,這些立場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張昕說。「中俄雙方不想過早介入自己傳統利益之外的地區衝突,也不想過早為此付出額外成本或代價」。

也有學者看到了兩國在「中立」言辭背後的立場,凸顯背後的合作動機。

科羅廖夫認為,在烏克蘭和南中國海問題上,中俄雙方始終在以默契的方式「相互支持」。

他說,雙方不願意做的是,在具體的領土主張上相互支持,因為俄羅斯並非南海的領土聲索國,而中國與烏克蘭都沒有領土爭端。但是,中俄雙方都「在幕後提供了實質性支持」。

中國對烏克蘭事件採取的立場是,「從未與西方一起公開批評俄羅斯的行為,從未加入美國及其盟友實施反俄製裁,同時積極回應俄羅斯有關部門和企業來拓展中俄經貿關係。」 科羅廖夫說。

烏克蘭危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行制裁,取消了與該國油氣公司的各項合作。儘管俄羅斯對中國出口的主要項目石油的價格下跌,但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1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比上年增長了約7%。同年,雙方簽署了中俄東西線天然氣供應協議,並開始建設「西伯利亞力量」(Power of Siberia)管道——該管道被視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最重要的能源項目,於2019年底開始向中國輸送俄羅斯的天然氣。

在貿易方面,中國簡化了對俄羅斯非能源產品的進口規定。從2016年起,中國開始逐步取消從俄羅斯進口肉類的限制。俄羅斯的玉米、大米、大豆、油菜籽等出口商也成功進入了中國市場,此後市場份額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兩國還在研發衛星導航系統、建造大型軍用直升機、太空探索等一系列項目上達成合作協議。

「在西方加大經濟壓力之際,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多個經濟、軍事和基礎設施合作項目。這大大減輕了西方對俄羅斯制裁所帶來的影響」 ,科羅廖夫說。

類似地,在南中國海事務上,俄羅斯也在用自己方式對中國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科羅廖夫認為。

與美國不同,俄羅斯從未公開質疑中國聲稱的「九段線」是否合法。莫斯科還一直反對將南中國海爭端國際化,以避免美國插手。同樣,在對海牙國際法庭有關南中國海的裁決中,普京總統公開表示,俄羅斯支持中國不承認裁決的決定。

「中國和俄羅斯都避免就彼此的領土主張發表評論,但同時,在國際政治問題上,特別是在與美國打交道時,他們相互支持」,科羅廖夫說。

在本月15日中俄領導人視頻會晤時,中國在其官方發佈的稿件中果然沒有特別提到烏克蘭問題。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習近平主席在會晤時說,雙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捍衛了各自國家尊嚴和兩國共同利益」。但沒有具體指明是哪方面的核心利益。

司馬安洲說,這裏所說的核心利益「並沒有轉化為俄羅斯對台灣、中國對烏克蘭等問題上的直接支持。但確實意味著雙方願意以各種方式相互支持,包括中國從經濟上來抵消西方制裁俄羅斯的影響,以及俄羅斯向中國銷售先進武器等——這會對台灣或南中國海的局勢產生真正影響。」

南海

BBC

歷史遺留問題

中俄之間在邊境問題上經歷了幾個世紀的衝突,雙方能否徹底放下過去的恩怨也是一大爭議。

張昕說,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歷劇烈動蕩,加上歷史和地理因素的影響,該國一直把對內和對外的安全訴求放在很高的位置。而中國對於安全意識的提升從近幾年才開始。

「俄羅斯一方面希望發展,一方面又擔心發展後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這種矛盾心態一直到延續到現在,會影響當下或者近期的中俄之間的合作。」他認為,目前中俄之間的互信更多集中在領導個人層面,以及圍繞在領導人周邊的工作體系,但具體的政策層面的合作依然存在挑戰。

比如中俄在建設邊境橋時,簽約後中方投入了資金,並快速完成建設在中國境內的部分,但俄國卻遲遲不動工,大體是對聯通後的安全隱患有所顧慮,張昕解釋。

「這一案例代表了兩國之間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差別,以及這種差別可能帶來對接不暢,也就是說,最高領導人的互信不見得能夠非常順暢地落實到底層具體合作的項目上。」

中俄兩國共有長達4300多公里的邊境線。從滿清政府開始,中國就與沙俄在邊境問題上衝突不斷。1969年,中國和前蘇聯就黑龍江流域的珍寶島歸屬問題爆發武裝衝突,中國稱之為「自衛反擊戰」。該事件後,中蘇關係急速惡化,中國走上了「聯美抗蘇」的道路。這些歷史和戰爭遺留下的創傷成為中俄歷史上揮之不去的陰影。

科羅廖夫認可這些歷史問題的確存在。但他認為,在目前美中和美俄關係惡化的背景下,它們對中俄戰略合作「幾乎沒有實際影響」。「歷史記憶不是既定的,中國和俄羅斯政府可以根據地緣政治的需要對歷史敘事進行重新加工。」

司馬安洲說,過去的中俄關係的確以局限性為特徵,但更廣泛的戰略背景使雙方都看到了突破局限的價值,尤其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兩國之間雖然存在相當大的戒心,「但只要習近平和普京在位,雙方在軍事、經濟和外交上的相互支持仍會持續。」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