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氣候改變與治理洪水:中國海綿城市的倡導者

俞孔堅還記得他差點死在河裏的那一天。

因為雨水泛濫,白沙溪淹沒了俞孔堅農村公社的水稻梯田。當時,剛滿10歲的俞孔堅興奮地跑到河邊。

突然,他腳下的土地坍塌了,在一個可怕的瞬間,他被捲入了洪水。但兩岸的柳樹和蘆葦減緩了河水流動,讓俞孔堅能抓住植物,把自己拉出來。

「我很肯定,如果這條河像今天這樣,被混凝土防洪堤弄平,我肯定會被淹死。」他告訴BBC。

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不僅影響了他的一生,也影響了中國的其他地方。

俞孔堅是中國最傑出的城市設計思想家之一,也是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學院院長。他是海綿城市理念的倡導者,該理念旨在管理洪水,目前正在中國許多城市推廣。

他認為其他地方也可以採用這個理念,儘管有些人質疑,面對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更嚴重的洪水,海綿城市是否真的能起作用。

「不要與水搏鬥」

如果洪水可以是我們擁抱的而不是恐懼的東西呢?這就是俞教授提出的「海綿城市」的核心思想。

傳統的洪水管理通常包括建造管道或排水管,盡可能將水迅速排走,或用混凝土加固河岸,以確保水不會漫出。

但海綿城市卻恰恰相反,它試圖吸收降雨,減緩地表徑流。

它試圖在三個方面做到這一點。第一個是在源頭,就像海綿有很多洞一樣,城市試圖用許多池塘來防止水蔓延。

第二個方面是通過水流,而不是以直線迅速把水引走,有植被或濕地的蜿蜒河流減緩了水流速度,就像救了他一命的那條小溪一樣。

這還可以創造綠色空間、公園和動物棲息地,用植物淨化地表徑流,清除有污染的毒素和營養物質。

第三個方面是低窪地,水從這裏流出,流入河流、湖泊或大海。俞孔堅主張放棄這些土地,避免在低窪地區建設。「你不能與水搏鬥,你只能順其自然。」他說。

新加坡國立大學可持續設計專家基什納尼(Nirmal Kishnani)博士說,儘管類似的概念在其他地方也有,但海綿城市因利用自然過程解決城市問題而聞名。

「現在我們中斷了……但我們的想法是,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式,重新將自己視為自然的一部分。」

這個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俞孔堅在東部沿海省份浙江長大時學到的古代耕作技術的影響,如在池塘中為作物儲存雨水。它為俞孔堅和他的園林綠化公司土人設計贏得了許多獎項。

「沒有人會被淹死,即使是在季風季節。我們只是和水生活在一起。我們適應了洪水來襲時的水,」他說。

17歲時,他去了北京,在那裏學習景觀美化,後來在哈佛學習設計。

當他在1997年回到祖國時,中國正處於我們今天仍能看到的建設浪潮的陣痛中。

由於對其「灰色、死氣沉沉的基礎設施」感到震驚,俞教授開始倡導基於中國傳統理念的城市設計理念。

例如,除了海綿城市,他還呼籲進行自然的鄉村景觀美化或「大腳革命」,反對公園被過度修剪,他把這比作給中國女性裹腳的過時做法。

他認為,中國的沿海城市和其他有著類似氣候的地方,已經適應了一種不可持續的城市建設模式。

Picture of Yu Kongjian

Turenscape
俞孔堅

「歐洲國家形成的技術無法適應季風氣候。這些城市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們曾被西方文化控制,複製了西方的基礎設施和城市模式。」

他最初面臨來自當權派的反對,其中一些人對他對中國工程直言不諱的批評感到惱火,其中包括對三峽大壩等帶有民族自豪感的工程的批評。

再加上他的哈佛背景和來自西方的喝彩,他被指責為叛國者和破壞中國發展的「西方間諜」。

自認為是文革子弟的俞教授認為,這種觀念很可笑。

「我不是西方人,我是傳統中國人,」他笑著說。「我們有幾千年的經驗,我們有你不能忽視的解決辦法。我們必須遵循中國的方式。」

近年來北京和武漢發生了引人注目的洪災後,媒體報道了他的想法,這有助他巧妙激起中國官員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海綿城市游說。

他得到了回報。2015年,在習近平的支持下,中國政府宣佈了一個耗資數百萬元的計劃和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30年,中國80%的城市地區必須具備海綿城市的要素,並回收至少七成降雨。

一個神奇的子彈?

全球各地越來越多地方正努力應對更多的極端降雨,科學家認為這種現象與氣候變化有關。隨著全球變暖氣溫上升,更多水分蒸發到大氣中,造成更大降雨。

他們還說,情況只會變得更糟:未來降雨量將比之前預期的更強更嚴重。

在更大的風暴中,海綿城市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一些專家並不確定。

「海綿城市可能只適合溫和或小規模的暴雨,但鑒於我們現在看到的非常極端的天氣,我們仍然需要將它與下水道、管道和水箱等基礎設施結合起來。」寧波諾丁漢大學洪水管理專家陳加信說。

他還指出,對於許多人口密集的城市來說,空間是一種附加費,因此可能很難實現俞孔堅的一些想法,比如為洪泛區提供土地。

儘管花費了數百萬元,中國仍然遭遇了災難性的洪水。

據聯合國估計,去年夏天一系列洪水造成397人死亡,1430萬人受影響,經濟損失達218億美元。

但俞孔堅堅持認為,中國古代智慧不可能錯,失敗的原因在於地方官員不恰當地執行了他的想法,或採取了零散的方式執行。

他說,今年早些時候鄭州的洪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座城市填了池塘,所以當降雨開始時,沒有足夠的水留在上游。

他說,主要河流被引入混凝土下水道,導致水流加速,「就像衝水的馬桶」。醫院等重要基礎設施建在低窪地帶。

「一個海綿城市可以應付任何洪水,如果不能,它就不是一個海綿城市。它必須有彈性。」他說。

另一個問題是海綿城市的概念是否真的可以輸出。

俞孔堅說,孟加拉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容易遭受洪災的國家可能會受益於這一模式,新加坡、美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地方已開始推行類似的概念。

但可以說,海綿城市在中國成功迅速發展,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中央政府和龐大的國庫。

俞孔堅說,如果做法正確,建設海綿城市的成本僅為傳統解決方案的「四分之一」。他認為,如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建設,並為洪水分配土地,將比建造一個管道和水庫系統更便宜。

他說,目前「土人設計」許多項目的目標是修復耗資數百萬的洪水基礎設施,如果官員們一開始就遵循海綿城市的原則,這些錢本來是可以節省下來的。

因此,用混凝土治理洪水就像「飲鴆止渴……這是一種短視的觀點,」他說。

「我們必須改變生活方式適應氣候。如果他們不遵循我的解決辦法,就會失敗。」他說。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