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台積電已「自願」提交給美方資訊請求書 有分析稱背後「劍指中國」的意圖明顯

計算機芯片

Getty Images

台灣台積電等國際芯片製造商已按要求向美國當局提交「資訊請求書」(Request for Information),包括主要客戶名單、庫存和營收佔比等等信息。 在全球晶片短缺的大背景下, 有評論稱,美方可能是在借機打壓台積電及三星等公司,進而扶持美國本土公司。

儘管相關公司承諾不會洩露客戶敏感資料,各大廠商與中國客戶的資料會多少透露中國半導體發展的細節, 在美中高科技競爭持續的背景下,有外界猜測華盛頓是「劍指中國」。

台灣南台科技大學財經系助理教授朱岳中向BBC中文說,美國此舉真實目的外人不得而知,但絶非是為了解決晶片荒那麼簡單。「借著台積電資料,了解中國對於半導體的需求,是個可能性。」

「自願行為」

今年9月23日,美國召開一場半導體供應鏈高峰會,聚焦全球晶片嚴重短缺問題。會後不到一周,美國商務部要求全球主要半導體製造商及客戶,以「填寫問卷」的方式提交「資訊請求書」,要求提交相關數據,「提高供應鏈透明度」,回覆的截止日期定在11月8日,並稱目的是協助了解問題。

美國商務部屢次強調提供相關資料屬「自願行為」。10月底,美國商務部表態稱包括英特爾、英飛凌(Infineon)及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等公司已「樂意提供數據」,因此「鼓勵其他企業仿效」。

此舉立即引發全球半導體產業激烈反彈,特別是在台灣及韓國。韓國副總理曾飛抵華府,與美方高層磋商。

台積電周一(11月8日)發佈聲明表示,已回應美國商務部就「半導體供應鏈風險徵求公眾意見」的需求,但會堅持一貫原則,不會透露特定客戶資料。

根據韓聯社報導,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兩家公司於8日下午向美商務部提交了其晶片業務信息,但是兩家企業說均未提交客戶資料等敏感信息。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則在同一天對路透社稱,在過去兩周她親自致電全球所有主要晶片製造業者的執行長,」而每位執行長都向我保證,他們將提交我們所要求的資料。「 她補充說:「我希望我們不會動用國防法來要求,但在必要情況下會動用…….我們必須深入了解發生何事、晶片流向,以及是否有囤積或庫存的情況發生。」

在台灣, 批評聲不斷,有輿論質疑美國是否在遏制台積電等公司並借勢扶持如英特爾(Intel)等美國本土生產商。譬如,剛上任不久的英特爾營運長帕特·蓋辛格(Pat Gelsinger)今年6月投書美媒《政客》(POLITICO),強調「美國優先」,並指美國應該重點扶植像英特爾這樣的本土晶片業者,而不是只來美國設廠的外國企業。

當時,台灣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便發文批評英特爾:「打從心裏沒把台積電當合作伙伴,爭搶美國政府將提供的巨額補助。」

Pat Gelsinger

Getty Images
帕特·蓋辛格今年六月向美媒《政客》投書稱,美國應該重點扶植像英特爾這樣的美國本土晶片業者,而不是只來美國設廠的外國企業

蓋辛格最近又向蘋果公司喊話,希望蘋果能再次採用英特爾的中央處理器(CPU),並將晶圓代工委託給英特爾,明顯是針對台積電,因為蘋果是台積電的最大客戶之一。蓋辛格又稱,英特爾將於2024年在晶圓代工上趕上台積電。

針對英特爾等美國公司的頻頻喊話,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10月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表示,「半導體本地化不會增加供應鏈韌性,或許還會降低韌性……美國應該專注在該國強項,譬如系統設計、人工智能、量子運算等那些前瞻工作上」。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研究員艾歷克斯·卡普裏(Alex Capri)對BBC中文分析稱,美國商務部其實不僅要求台積電或三星,同時也要求英特爾提供資料,沒有特別針對性。

但他認為,美國近年來推廣所謂「乾淨產業鏈」政策,亦即審核美國公司及客戶與中國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此次美國商務部的要求應該與這些相關。

卡普裏說,當下美國公司仍掌控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譬如,IC設計、半導體設計器材以及採購合約,因此美國與台積電是彼此需要的關係。他說:「雙方策略性合作仍在深化……台美目前在區域安全的緊密關係也加深這一點……但美國扶植英特爾等美國公司的力道也在加速,無庸置疑。」

他分析稱,美國確實會花上許多時間及金錢不斷扶持美國半導體公司的發展,但這不表示美國要阻礙台積電,反而是借著各大廠提供的資訊,了解中國公司對於晶片的需求等等,繼續與中國競逐。

A computer chip beside the China and US flags

Getty Images

劍指中國?

根據調查機構TrendForce統計,2021年第二季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的全球市佔率為52.9%,韓國三17.3%排第二。

而中國亦是台積電第二大市場,佔其營收的15%。美國則是台積電最大的市場,佔了後者約58%營收。因此,在美中貿易戰持續白熱化的背景下和國家安全的考量下,「晶片斷供」一直成為美國用以對付中國的手段。

譬如,2020年5月,台積電已經宣佈不再為第二大客戶,中國半導體龍頭華為代工晶片。而在美國制裁前,華為一直是台積電的第二大客戶,僅次於蘋果。2019年華為佔了台積電14%營收。2021年,華為手機在台積電「斷供」後遭受重創。

因此,此次美方以查察「晶片短缺」及「誰在囤積晶片」為理由,要求台積電等與中國往來密切公司提交資訊同意書,被各界解讀是劍指中國。

美方此次通過這些數據,估計能夠判斷目前中國哪些半導體廠商在快速發展,以及這些公司的需求,或與台積電的出貨合作等等。媒體也認為,美方此舉亦想知道華為受到制裁前後,從台積電等大廠囤積下來的晶片實際數據等等。

上海顧問公司Intralink電子部門主任斯圖爾特·蘭德爾(Stewart Randall)向《南華早報》分析稱,美國商務部的要求或能協助美國了解在哪裏適當分配自己的資源,以提高其支出效率……例如了解這些公司在過去三年中設備和材料採購的水平變化,幫助美方確定買家是否正在放棄中國供應商,也了解哪些產品的需求量最大,並讓白宮了解美國公司如何能夠取得優勢。

中國科技新聞評論者「吾久山」則分析稱,美國從台積電獲取中國客戶資料可以協助白宮「判斷哪些中國芯片設計企業技術好,發展潛力大,需要重點遏制。這對中國正蓬勃發展的芯片設計行業是一個很大威脅」。

到目前為止,北京並未對美國商務部的請求公開置評。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