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已婉拒由約300萬劑中國科興疫苗,並表示應將這些疫苗送往疫情更嚴重的國家。
這些新冠疫苗在最近幾周由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提供。該計劃資金主要由西方政府資助,以幫助低收入國家獲得疫苗。
代表Covax並幫助運送疫苗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一位發言人稱,朝鮮公共衛生部拒絶這批疫苗。朝鮮認為新冠疫苗的全球供應量有限,而其他地方的病例持續激增,該國要求將這些疫苗轉給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國家。
世界衛生組織(WHO)稱,截至8月19日,朝鮮沒有新增病例。這一說法受到韓國和美國的質疑。世衛組織在其每周情況報告中說,包括醫護人員和患有流感類疾病的約37291名朝鮮人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後,結果全部為陰性。
這個神秘國度從新冠大流行爆發就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去年1月,朝鮮成為首批關閉邊界的國家之一。
這並非朝鮮第一次拒絶新冠疫苗。路透社援引一個與朝鮮情報部門有關的韓國智庫稱,7月朝鮮拒絶大約2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理由是擔心潛在的副作用。朝鮮對新冠疫苗的有效性表示懷疑,朝鮮國家媒體經常報道美國和歐洲發生的個體接種疫苗後產生的不良反應事件。
路透社此前援引隸屬於韓國間諜機構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所(INSS)的報告稱,平壤對中國的疫苗不太感興趣,因擔心中國疫苗的有效性。但對俄羅斯的疫苗表現出興趣,並且希望能獲得免費捐贈。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7月告訴記者,俄羅斯曾多次提出向朝鮮提供俄羅斯的「衛星五號」(Sputnik)疫苗。
INSS稱,雖然朝鮮允許其駐扎海外的外交官從3月底開始接受新冠疫苗注射,但並無跡象顯示會在朝鮮國內使用這些疫苗。
朝鮮是目前全球幾個尚未進行大規模疫苗接種的國家之一。截至發稿,中國外交部未就朝鮮拒絶中國疫苗一事發表評論。
這是科興疫苗出海後,全球大多數國家和都想搞清楚的問題。
泰國和烏拉圭等幾個國家已開始為接種過第一針科興疫苗的公眾接種其它疫苗以增強保護力。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的研究發現,注射中國科興疫苗人士的抗體水平不足,接種者數月內的抗體已跌至偏低水平。
8月18日許樹昌團隊為部份人士補打第三針進行試驗,一半人再打科興疫苗,另一半人混打復必泰疫苗。他希望能幫助政府解答混打疫苗的抗體水平表現。
再早一個月,香港的另一研究團隊的研究表明科興疫苗的抗體低於輝瑞疫苗。
7月16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公布的一項來自香港大學的研究表明,接種兩針復必泰的人在一個月後平均抗體水平達到269,而接種兩針科興疫苗的人抗體只有27,前者比後者高出大約9倍。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此前招聘1442名醫護跟進新冠病毒疫苗抗體情況,初步完成對93名接種人士的分析,其中63人打復必泰疫苗,30人打科興疫苗。研究發現,即便接種一針復必泰疫苗,抗體已達49,比打過兩針科興疫苗的人高出80%。而打1針科興疫苗的平均抗體水平只有7。
目前未知抗體數值達到多少才能產生有效保護作用,有專家認為越高越好。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4/11/2021 12:00AM
04/11/2021 12:00AM
04/11/2021 12: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