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長頸鹿的身高過高,它們的血壓高得嚇人,但它們卻避免了困擾高血壓患者的大量健康問題。這是怎麼做到的?
對大多數人來說,長頸鹿只是可愛的長脖子動物,在動物園或野生動物照片清單上排名靠前。但對於心血管生理學家來說,還有更多值得欣賞的地方。事實證明,長頸鹿解決了一個每年導致數百萬人死亡的問題:高血壓。至於解決方案,科學家們到目前為止只理解了一部分,涉及加壓器官、改變心律、血液儲存——和生物學上相當於護腿長襪的東西。
長頸鹿的血壓高是因為它們的頭高得離譜,成年長頸鹿的頭高出地面約6米(19英尺)——對於心臟抵抗重力泵血來說,這是一段很長的路。長頸鹿的腦部血壓要達到110/70(這與大型哺乳動物的正常水平相當),心臟的血壓要達到220/180左右。長頸鹿不會被這樣的壓力嚇到,但這樣的壓力會給人們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心臟衰竭、腎衰竭到腳踝和腿部腫脹。
對於人類來說,慢性高血壓會導致心肌增厚。每次中風後,左心室變得僵硬,無法再次填充,導致舒張性心力衰竭,其特徵是疲勞、呼吸短促和運動能力下降。這種類型的心力衰竭造成了今天美國620萬心衰病例中的將近一半。
當哈佛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臟病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芭芭拉·納特森-霍洛維茨(Barbara Natterson-Horowitz)檢查長頸鹿的心臟時,她和學生發現,長頸鹿的左心室確實變厚了,但沒有出現人類心臟會出現的硬化或纖維化。研究人員還發現,長頸鹿有五種與纖維化有關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與這一發現一致的是,其他研究人員在2016年檢查了長頸鹿的基因組,發現了幾個長頸鹿特有的基因變異,與心血管發育、血壓和循環的維持有關。2021年3月,另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與纖維化有關的長頸鹿特定基因變異。
長頸鹿還有另一個避免心力衰竭的技巧:它的心臟電節律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納特森-霍洛維茨發現,長頸鹿的心室充盈期延長。(她的兩項研究都還沒有發表。)這使得心臟每次跳動都能泵出更多的血液,因此長頸鹿儘管有更厚的心肌,但快跑起來也不會喪命。納特森-霍洛維茨說:「你只要看一張長頸鹿逃跑的照片,就會意識到長頸鹿已經解決了問題。」
納特森-霍洛維茨現在將注意力轉向長頸鹿已經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懷孕期間的高血壓,一種被稱為子癇前期(又稱妊娠毒血症)的疾病。對人來說,這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肝損傷、腎衰竭和胎盤脫離。但長頸鹿似乎過得很好。納特森-霍洛維茨和她的團隊希望研究懷孕長頸鹿的胎盤,看看它們是否有獨特的適應能力。
患有高血壓的人也容易在腿和腳踝處出現惱人的腫脹,因為高壓迫使水從血管中流出,進入組織。但你只要看看長頸鹿細長的腿,就知道它們也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看不到腿腫的長頸鹿?它們是如何抵禦那裏的巨大壓力的?」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的心血管生理學家克里斯蒂安·阿克傑埃爾(Christian Aalkjær)問道。他在《2021年生理學年度回顧》(2021 Annual Review of Physiology)中關注長頸鹿對高血壓的適應能力。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長頸鹿用護士對病人使用的相同伎倆來減少腫脹:護腿長襪。對人來說,這些是緊繃的,有彈性的打底褲,可以壓縮腿部組織,防止液體積聚。長頸鹿用緊密的結締組織來完成同樣的事情。阿克傑埃爾的團隊測試了這一效果,他們在包裹物下面向四隻長頸鹿的腿部注射了少量的鹽溶液,長頸鹿因為其他原因被麻醉了。研究小組發現,與頸部注射相比,成功注射小腿需要更大的壓力,這表明包裹有助於防止洩漏。
阿克傑埃爾和其他研究人員發現,長頸鹿膝蓋附近也有厚壁動脈,可能起到氣流限制的作用。這可能會降低下肢的血壓,就像軟水管扭結之後的水壓會下降一樣。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長頸鹿是否會根據需要打開和關閉動脈來調節小腿的壓力。阿克傑埃爾說:「想象長頸鹿站在那裏一動不動時,它會關閉膝蓋下面的括約肌,這很有趣。但我們不知道。」
阿克傑埃爾對這些非凡的動物還有一個疑問。當長頸鹿在彎腰喝水後抬起頭時,大腦的血壓會急劇下降——這是許多人突然站起來時經歷的更嚴重的頭暈。為什麼長頸鹿不會暈倒?
部分原因是,長頸鹿可以緩衝血壓的突然變化。在被麻醉的長頸鹿身上,它們的頭可以用繩子和滑輪升降,阿克傑埃爾發現,當頭垂下時,頸部的大靜脈裏會有血池。這可以儲存超過1升(0.2加侖)的血液,暫時減少了返回心臟的血量。由於可用的血液較少,當頭部垂下時,心臟每次跳動產生的壓力較小。當頭部再次抬起時,儲存的血液會突然湧回心臟,而心臟會做出有力、高壓的反應,幫助將血液泵到大腦。
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否會發生在清醒的、自由活動的動物身上,儘管阿克傑埃爾的團隊最近記錄了植入自由活動長頸鹿身上的傳感器的血壓和流量,他希望很快就能得到答案。
那麼,我們能從長頸鹿身上學到醫學教訓嗎?這些見解尚未產生具體的臨牀治療方法。但這並不意味著不會,納特森-霍洛維茨說。儘管其中一些適應能力可能與人類的高血壓無關,但它們可能有助於生物醫學科學家以新的方式思考這個問題,並找到治療這種常見疾病的新方法。
請訪問BBC Future閲讀英文原文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0/04/2024 10:44AM
09/04/2024 05:00PM
09/04/2024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