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新冠疫情:中國加碼全球疫苗供應 「疫苗外交」再升溫

中國國旗和新冠疫苗圖片

Getty Images

新冠德爾塔(Delta)變種病毒在全球多個地區蔓延,貧困國家面臨進一步疫苗短缺。當美國等西方國家考慮為民眾接種第三針之時,中國啟動新一輪疫苗對外供應計劃。

大國博弈的號角再次響起,在新一輪疫苗供應賽中,中國將如何布局?能否再次收獲「外交回報」?

8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冠疫苗合作國際論壇首次會議上發表書面致辭稱,今年全年,中國將向全球提供20億劑疫苗。並決定向世界衛生組織(WHO)等三個國際組織主導的「新冠疫苗實施計劃」(COVAX)捐贈1億美元,「用於向發展中國家分配疫苗」。

疫苗供應賽「第二局」

20億劑疫苗意味著中國將在未來四個月加大力度出口疫苗。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近日表示,中國迄今為止已經對外提供了超過7.5億劑疫苗。

不過,中國沒有明確說明,這20億劑疫苗將以捐贈還是商業形式提供,以及向哪些國家供應。

就在中國有關宣佈的前兩日(8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宣佈,截止目前,美國總共向65個國家捐贈了1.1億劑疫苗。拜登說,根據聯合國統計,這一數字超過了所有24個國家捐增疫苗的總和。他特別提到,這些國家中包括中國和俄羅斯。

在薩爾瓦多,物流工人將裝有中國產科興疫苗的包裹裝上卡車。

Getty Images
在薩爾瓦多,物流工人將裝有中國產科興疫苗的包裹裝上卡車。

拜登強調,「美國捐贈的疫苗是免費的。我們不賣。沒有要求回報,沒有附加條件,沒有脅迫行為。」他還稱,從8月底開始,美國將開始向約100個中低收入國家運送此前承諾的5億劑輝瑞疫苗(Pfizer),均以捐贈形式送出。

分析認為,中美兩國在向全球供應疫苗方面帶有濃厚的競爭意味。兩國都指望通過疫苗來挽回疫情爆發後受創的國際形象,進而影響地緣政治格局。中國因疫情初期缺乏信息透明而導致負面評價上升,希望通過對外供應疫苗塑造「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而美國則因疫情造成超過數千萬人感染、數十萬人死亡的失控場面,希望挽回民眾以及國際社會對美國醫療體系和專業技術的信心。

另外,由英國、美國、日本、法國、意大利、加拿大和德國組成的七國集團(G7)的領導人6月12日在英國舉行的首腦峰會上宣佈,將從今年夏季開始提供10億劑疫苗(包括美國即將捐贈的5億劑輝瑞疫苗)。加上早期以直接資助和疫苗捐贈方式的供應,截止目前,七國集團已經承諾為全球提供超過20億劑疫苗——這一數字與中國近日承諾的相當。

美國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趙穗生對BBC說,「西方國家在本國民眾的疫苗接種達到一定水平之後,開始承擔國際責任。如果中國要在疫苗外交上佔據優勢地位,或者在某種程度上佔有領導地位,即便國內疫情有所反覆,仍做出這樣一種姿態,也是可以理解的。」

美國在今年年初疫情嚴重,政府稱要優先考慮為本國人民接種疫苗,但其限制疫苗原材料出口的做法因被認為太過極端而受到批評。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有能力出口疫苗,其疫苗雖然相對有效性較低,但卻成了許國國家解決燃眉之急的唯一選擇。趙穗生形容,中國的疫苗外交「勝了第一局」。

後來美國疫情逐漸緩和,接近一半的民眾接種了至少一劑疫苗,開始著手對外供應疫苗。拜登總統在5月中旬承諾捐贈8000萬劑疫苗。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嚴忠在5月對BBC表示,中國疫苗外交的黃金機會可能會因美國「入場」而很快消逝。

從數字來看,美國疫苗的出口量的確在最近三個月內劇增。根據倫敦科學數據分析公司Airfinity的統計,截至5月中旬,美國生產了超過3.33億劑疫苗,而出口量僅為300萬劑左右。同一時間,中國出口了2.52億劑疫苗,佔其總產量的42%。

根據Airfinity,三個月後,截至8月6日,美國生產了5.67億萬劑疫苗,出口量超過9700萬,約佔總產量的17%;中國生產了超過23億劑疫苗,出口量超過5.89億,約佔總產量的25%。

不過,目前形勢出現變化,德爾塔變種病毒的出現讓許多國家始料未及,中國在這場疫苗供應賽中繼續加碼。

在美國加州,一名醫生給學生注射疫苗。

Getty Images
在美國加州,一名醫生給學生注射疫苗。

中國的「新機遇」

德爾塔變種病毒在全球上百個國家出現,並在許多國家成為主要流行的病毒。該病毒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即使接種了疫苗,也有可能感染,並進一步傳播病毒。

這不僅讓許多貧困國家雪上加霜,對於已經給大部分人群接種了疫苗的國家來說,也是新的挑戰。

德國、以色列等國已經推出第三針疫苗接種計劃,即加強針。英國將在下個月為脆弱人群接種第三針。日本政府也於近日開始探討明年對完成兩針疫苗的人接種第三針。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8月4日呼籲,至少要在9月底前暫緩注射加強針,並敦促發達國家分享疫苗。根據世衛組織,目前在全球已經接種疫苗的人中,有八成多集中在中高收入國家。而病毒流行的時間越長,出現新變異的機會就越大,以致可能延長對世界的威脅。

不過,美國白宮當天即表示,暫緩注射加強針是「錯誤選擇」,並稱該國有足夠劑量向海外分發疫苗,同時也能確保美國人全面接種疫苗。

多個國際媒體報道稱,拜登政府正在推動接種加強針的計劃,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預計將在9月初推出相關規定,指導部分已經接種疫苗的人群接種第三針。

美國持續受到病毒擴散的壓力,根據路透社8月9日報道,在過去一周,因確診而住院的人數上升了40%,死亡人數上升了18%。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採取接種加強針的情況下,全球對疫苗的需求進一步加大,中國在此時增加供應將填補部分市場需求,同時也為「疫苗外交」創造了新的機會。

黃嚴忠教授上周對BBC說,「本來如果美國大部分人群已經接種疫苗,可以騰出更多資源支援其他國家,但提出加強針表明,美國還是要優先考慮本國的事情。」

「美國對中國疫苗外交的挑戰不如想象中那麼大」,黃嚴忠教授說。

截至8月3日,中國國內已經接種了超過17億劑疫苗,並在短時間內提升了產能。根據中國官方消息,截至今年7月,中國疫苗的年產量達到了50億劑。

新冠病毒

Getty Images

對外供應布局

受訪專家認為,中國新一輪「疫苗外交」仍將以雙邊、商業行為為主。

趙穗生教授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仍將是中國 「最主要考慮」,非洲、拉美等貧困國家也在考慮範圍。

「這會促進中國醫療產業在國際上的地位,」趙穗生教授說,他認為中國此前已經獲得了很大成功。

根據總部位於北京的播銳智諮詢公司(Bridge Counsulting)的追蹤統計,截至8月9日,中國對外出售了約10億劑疫苗,捐贈了3800萬劑疫苗——只佔總數的3.8%。

「擴展市場份額,從中獲利的動機還是很強大,」黃嚴忠教授說。

根據播銳智諮詢公司,中國向亞太、拉丁美洲、非洲和歐洲四個區域的104個國家提供了疫苗,其中亞太和拉美是兩個最大的買家。疫苗捐贈的接收國也集中在這四個區域,其中亞太和非洲接受的捐贈最多。

北京強調,對外出口疫苗「從未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並稱向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是「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應有之義」。不過,黃嚴忠教授說,「售賣疫苗根本不能稱為全球公共產品」。

「人道主義因素、商業因素和外交因素將一直存在於中國的疫苗供應計劃中,」 黃嚴忠教授說。

疫苗

Getty Images

疫苗有效性挑戰外交成效

與其他疫苗一樣,中國疫苗在接種一段時間後,體內的抗體會有所下降。

加上中國疫苗對德爾塔變異株的效果未有廣泛科學數據,因此中國對外供應疫苗能否在外交上收獲成效,仍是疑問。

WHO批准中國的科興和國藥疫苗可用於緊急用途,該組織設定的有效性門檻是50%。這兩種疫苗在預防因新冠病毒引發的重症或死亡方面效果明顯。

在智利、蒙古、塞舌爾等國家,當地民眾已經廣泛接種中國疫苗,但感染病例仍出現上升勢頭。雖然不能將原因直接歸咎於疫苗的有效性降低,但這的確給中國疫苗蒙上一層陰影。

從7月中旬開始,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紛紛宣佈,將為接種科興疫苗的民眾補打阿斯利康或莫德納疫苗,或在原有存量消耗完之後,不再進口科興疫苗。這些國家臨近疫情肆虐的印度,是受到德爾塔變種病毒影響最大的地區。

據路透社報道,來自智利最新現實世界的數據表示,在今年2月至7月間接種疫苗的數百萬智利人中,科興疫苗在預防出現症狀方面的有效性為58.5%,而輝瑞和阿斯利康疫苗的有效性分別為87.7%和68.7%。

智利衛生官員拉斐爾·阿勞斯(Rafael Araos)博士在發佈會上說:「如果德爾塔病毒更加普遍地擴散,而疫苗的反應較弱,我們會觀察到(有效性)下降得更快。」他呼籲發佈第三針以加強疫苗效果。

香港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此前告訴BBC,中國疫苗對德爾塔等變種毒株有效性降低是「預料之中的」,但無法獲得有效性更高的疫苗的人仍然應該接種中國疫苗。智利的數據還表示,在2月至7月期間,科興疫苗在防止重症和死亡方面的有效性依然很高,分別為89.7%和86%。

黃嚴忠認為,綜合智利的數據說明,中國疫苗能夠預防嚴重影響,這意味著「中國在對讓世界盡快結束疫情,實現重啟方面做貢獻」。而另一方面,中國疫苗預防患病的效果與西方疫苗存在差距,「這對於仍然堅持以圍追堵截方式防止疫情擴散的國家來說,中國疫苗處於不利境地」。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