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美關係:美副國務卿訪華行程充滿話題 分析指疑為拜登習近平會面鋪路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

Getty Images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出訪中國的行程在一波三折後最終敲定,美中兩個陷入緊張關係的大國即將開啟新一輪高層會談。

美國國務院7月21日宣佈,正在亞洲訪問的美國副國務卿溫迪•謝爾曼(Wendy Sherman)將於25日至26日訪問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此次行程。

謝爾曼將訪問中國天津,中國外交部主管中美關係的副部長謝峰將和她會談。之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將在天津會見謝爾曼。

接受BBC採訪的專家分析指出,行程安排的一波三折,正好反映出目前美中關係仍然尚未破冰,雙方缺乏必要的信任。此次訪問的重要議題可能是為未來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鋪平道路。

行程在最後一刻反轉

謝爾曼計劃在7月18日至25日訪問日本、韓國和蒙古國。早前公布的訪問行程中不包括中國,引發外界廣泛猜測,認為美中雙方無法在選址、會晤人等安排上達成共識。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與日本外務省副相森武夫

Getty Images
7月20日,美國副國務卿溫迪•謝爾曼(左)在東京會見日本外務省副相森武夫(右)。

22日,在謝爾曼出訪途中最終敲定將訪問中國,但目的地是距離首都北京不到100公里的直轄市天津。會晤對象方面,中國除了副外長謝峰外,外長王毅也將在天津與謝爾曼會見。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國際關係系主任朱志群教授對BBC中文說,這一安排表明「雙方都做了讓步」。

英國《金融時報》15日報道稱,謝爾曼曾要求在訪問中國期間對等會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中國卻派出副部長謝峰接待,美國因此暫時中止了訪問計劃。

樂玉成在中國外交部排名僅次於部長和書記,謝峰在副部長裏排名第五,但分管北美、大洋洲及拉美事務。

路透社22日引述一位美國資深官員稱,「我們的高級別互動是珍貴資源,所以希望確保能與中國資深官員進行實質性和建設性的交流」。

這位官員還說,「安排會見王毅正是我們想要的」。

這將是繼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美中高層進行第二次面對面接觸。

兩國今年3月在阿拉斯加舉行首次高層會晤,雙方就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活動、人權事務、新冠大流行等方面相互指責。美國在4月派出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訪問上海。在有限的接觸之外,兩國在多個領域對抗。就在幾天前,美國與其盟友聯合指責中國對微軟Exchange郵件服務器進行網絡攻擊。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東亞系副教授馬釗對BBC中文說,「目前美中關係仍未破冰,缺乏必要的信任,也不願意放棄各自原有的立場。特別是經過阿拉斯加會談不歡而散,雙方都懷疑對方是否有會談誠意和調整政策的意願,因此才會在行程安排上一波三折。」

他認為,中方選址在天津「很有可能是對等中美阿拉斯加會晤的基本方式,中方兩位更高級別官員都沒能去華盛頓會晤拜登新政府的外交主官,官階低一級的美方副國務卿此行也非專程訪問中國,她也就不可能到北京訪問。」

美國卡特中心旗下的《中美印象》網站主編劉亞偉對BBC中文說,有關選址也許是疫情使然,也許是讓地方政府承擔更多的外事任務,也許是為了表示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極大不滿。「如果中方真有在禮賓方面降低規格的意思,那謝爾曼沒有拿地點問題說事的做法就值得稱讚——對話比對峙更有意義。」

劉亞偉認為,謝爾曼的行程在一波三折後反轉「意味著中美都清楚,關係惡化的程度和不對話可能帶來誤解和誤判。」

美中雙方將談些什麼?

中美旗幟

Getty Images

美國國務院聲明稱,這次會面是「美國同中國官員進行坦誠交流的一部分努力,旨在促進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並負責任地管理兩國關係。」

「副國務卿將討論我們對中國的行動有著嚴重關切的領域,以及雙方利益重疊的領域,」聲明還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中方將向美方表明對發展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以及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定態度,要求美方停止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利益。」

雙方尚未說明具體要談的問題。

劉亞偉認為,中美需要對話的議題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台海問題。他說,「中國可能會指出美國在一個中國問題上口是心非,並強調美國最好不要如此肆無忌憚地衝擊中國的底線。」

美國軍機與軍方專用機兩個月內三度降落台灣。6月6日,三名美國參議員乘坐一輛巨大軍機赴台。本月,美國兩次派專機降落在台北機場。頻率之高引發對台海局勢升級的擔憂。

劉亞偉還說,從穩定中美關係大局的角度出發,中美應該積極但務實地找到合作領域,比如氣候問題或朝鮮半島無核化。

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研究員宋文笛對BBC中文說,此次訪問所談的具體事務較其傳遞出的政治信號來說,屬於次重要。

「副國務卿的功能更多是政治性的建立互信,而非業務性的商談,」他說,可能談到的議題包括如何在東海安全問題上建立互信,如何管控「一帶一路」與「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兩個倡議之間的爭議等等。

為「習拜會」鋪路?

分析認為,謝爾曼此次訪問中國有助於緩解雙邊關係,或為「習拜會」鋪路。但能否實質改善雙方的衝突,似乎並不樂觀。

近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cob Sullivan)在一次電話會議上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將尋找機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接觸。他說,雙方都將於10月出席在意大利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可能會成為談判場所。

馬釗也認為謝爾曼訪問的其中一個重要議題是為兩國元首互訪鋪路。「在元首見面之前,雙方要在很多實質性問題上達成一致,以避免元首會談崩盤。」

宋文笛對說,此次訪問將確立在拜登執政期間,美中雙方高層均可以互訪的慣例。「對於恢復事務性外交的常態化,頗有幫助。」

他認為,此次訪問的一個主要目的是確認雙方是否存在足夠的政治互信來做領導人會面,「嘗試為雙邊峰會鋪路是肯定的」。

朱志群則認為,謝爾曼的級別不夠高,不會直接談論峰會事務,但此次訪問「將與中國建立交流的渠道」。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