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美國加拿大高溫:熱死人的北美熱蓋天氣給我們什麼警訊

戲水

Getty Images
加拿大一名女孩在戲水消暑

北美地區出現熱死人的「熱蓋」天氣,讓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並不是因為加拿大和美國西北地區出現了新的最高溫紀錄,而是新的最高溫遠遠超過舊的紀錄。

在這之前,加拿大史上最高溫紀錄是1937年創下的,當時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的利頓(Lytton)出現過攝氏45度。

通常情況下就算會出現新的最高溫紀錄,每次也只會有些微增加,可能連攝氏一度都不到,但這次最高溫紀錄不但連續三天被刷新,而且最後新的最高溫竟然比舊的紀錄超過攝氏4.6度。

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容辯解地導致了全球氣溫升高,從19世紀末到現在全球平均溫度增加了大約1.2度。

很多人可能認為氣候科學家的研究是大驚小怪,庸人自擾,但是氣候變化實際上正在發生,而不只是警告而已。

英國知名氣候科學家霍斯金斯(Brian Hoskins)教授表示,「出現如此異常的記錄值得我們警惕,所有氣候模型告訴我們的未來都只是保守的估計,如果成真那還算是幸運。」

他的意思是,有些地方未來有可能比氣候模型估計得更加糟糕。

圖1

BBC

氣候科學家利用電腦計算出來的模型來預估地球氣候未來的變化,但是他們使用的是全球氣溫的約略數據,對局部地區可能不是那麼凖確,有些小地方的溫度可能會比估計值更高,或許會高出很多很多。

為了讓政策制定者對極端天氣事件有所凖備,科學家目前正在想方設法預測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幾近瘋狂的極端氣候。

不只是熱浪,還包括導致局部地區發生洪災的暴雨等極端天氣現象,在我們認清溫室氣體會給地球氣候帶來混亂之前就做好凖備。

英國氣象局希望他們最新使用的超級電腦能夠計算出更為精確的預測模型,不過有些人對此抱有懷疑態度。

與此同時,全球氣溫不斷上升,科學計算所使用的參考數值也不斷發生變化,地球平均溫度和人類工業化之前相比升高了1.2度,在此基礎下,加拿大極端高溫就顯得更加嚴重。

未來10年,地球平均溫度和工業化之前的水平相比,可能會升高1.5度,如果我們不做徹底改變的話,有可能會升高2度,如果升高2度,你能想象那是什麼情況嗎?

英國《氣候變化法案》主要起草人沃辛頓(Baroness Worthington)表示,「氣候科學家不只是擔憂而已,他們都嚇壞了。」

「他們擔心氣候變化可能沒看有一個安全的著陸點,我們希望能有一個安全的碳預算,也就是一個不會嚴重破壞氣候的安全碳排放量,但是如果沒有所謂的安全碳排放那該怎麼辦?」

「如果安全的碳預算是零呢?那要怎麼辦?我們不能美化這種潛在的可能現實。」

執政當局正在努力避免出現這種潛在的可能,但早在1980年代,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就已經對此提出警告。

1989年她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溫室氣體正在危害地球環境,未來出現的變化要比我們已知的更加深入而且廣泛,這種改變帶來的影響就好比人類發現如何分裂原子一樣,其結果可能影響更為深遠。」

撒切爾夫人還表示,「在這裏爭論誰要負責或誰應該負擔成本是沒有意義的,只有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努力才能解決問題。」

這番真知灼見出自於撒切爾夫人的口中,如果世界及早認清氣候變化的警告,那麼現在情況會如何?

但是一些氣候懷疑論者質疑撒切爾的觀點,有一些氣候懷疑論者是由數十年來製造假消息活動的化石燃料公司所支持的。

富裕國家專注於經濟的成長,而不是拯救地球,開發中國家認為他們也有理由和富裕國家一樣將經濟放在環保的前面。

富裕國家將援助窮國的款項拿來研發清潔科技,國際協商一直無法取得撒切爾認為有必要的困難、全面的改變。

撒切爾夫人

Getty Images
撒切爾夫人1989年在聯合國提出警告

最後,許多國家終於開始制定政策在未來數十年之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他們擔心的不只是熱蓋現象,近年來我們看到世界各地出現許多極端氣候,包括北極、南極、甚至是喜馬拉雅山。

一些科學家警告如果目前的趨勢沒有改變的話,未來地球上有些地方將變成人類無法居住的地方。

世界各國政府說得多,做得少,雖然有些政策的確有助減緩氣候變化,但是地球越來越熱是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事,主要國家的計劃卻是在2050年以前逐步減排。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2030年以前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半,但是他提議的對清潔科技的投資卻受到共和黨的反對。

美國通用和其他汽車廠承諾在2035年以前淘汰所有有尾氣排放的車輛,但是美國總統沒有制定一個全面電動車的日期期限。

拜登的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甚至還說,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不需要改變,他的發言招致更多批評,專家已經明確表示,保護氣候不但需要用新的技術,也要改變我們行為,例如開小一點的汽車,少吃肉。

英國政府的政策也好不到哪去,雖然新冠疫情造成鐵路使用率大幅降低,但政府仍然對高鐵項目投資超過1千億英鎊,而且沒有人能確定高鐵何時能實現碳中和。

科技和商業方面對氣候變化有一點正面發展,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成本越來越低,但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的數據,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只足夠供應全世界能源需求的14%。

乾涸湖底

Getty Images
美國加州一個乾涸的湖底

與此同時,世界各地仍然發生許多環境災害,墨西哥灣的天然氣管線發生事故造成海洋污染,倫敦的一個綠色工業投資信託招募資金不足而胎死腹中。

在亞洲,還有計劃要興建600個煤炭火力發電廠,不過其中一些計劃被取消,因為投資方終於了解煤炭不是長期可行的辦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首富億萬富豪彼此競爭不惜成本要用龐大的能源實現太空旅遊,這些成本和能源應該可以用在對付氣候變化上面。

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政府和企業都了解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危機,但是自然世界的改變速度要比我們做出的反應更快。

還是撒切爾夫人說得對,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幾十年前早就該採取行動了。

Follow Roger on Twitter @rharrabin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