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美台關係最強健的時刻」 拜登政府首支台灣訪問團見蔡英文

正在台灣進行訪問的美國非官方代表團在接受蔡英文總統會見時指出,目前是「美台關係有史以來最強健牢固的時刻」。

4月15日上午,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台北接見到訪的美國跨黨派代表團。雖然其中主要成員均為已經卸任的官員,但作為拜登上台後首次訪台的美國高層代表團,此訪意義得到多方關注。

有白宮官員向路透社表示,此次代表團訪台是應拜登請求進行的。這名官員還稱,三人訪台是拜登對台灣及其民主承諾的「個人信號」。

中國外交部則表示,敦促美方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立即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

代表團成員包括美國前參議員陶德(Christopher Dodd)、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與史坦柏格(James Steinberg)等人。有白宮官員對路透社稱,這三人是台灣的老朋友,與拜登個人關係密切。

美方代表團正在台灣進行三天的訪問。蔡英文還將於15日晚間設宴款待陶德一行。

「重申美國對台承諾」

https://twitter.com/bbcchinese/status/1382548952348774401

根據台灣總統府網站公布的信息,蔡英文在接見美方代表團時表示,希望未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可以持續強化伙伴關係。

她指出,近來中國頻繁派遣軍艦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軍事活動,這不僅改變亞太地區的現狀,也威脅區域的和平穩定。

「台灣作為積極貢獻國際社會的一份子,非常願意和理念相近的國家,包括美國,共同守護印太區域的和平及穩定,並且阻止冒進以及挑釁的行為,」蔡英文說。

她還表示,希望可以強化雙邊經貿關係,雙方未來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也可以進行長期合作。

陶德則表示,今年是《台灣關係法》出台42週年,而其重要性也日漸彰顯。他認為,現在是「美台關係有史以來最強健牢固的時刻」。

他還表示,今天美國跨黨派代表團訪問台灣,是應他的老朋友拜登總統請托,「前來重申美國對美台關係的承諾,以及美國對於美台共享的眾多利益上深化雙邊合作的支持」。

陶德稱,相信拜登政府會協助台灣擴展國際空間,並支持台灣積極投入自我防衛。

「中方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空間」

在美方代表團14日抵達台灣的當天,北京方面宣佈,將從15日起在台灣海峽近廣東南澎列島海域進行實彈演習,至20日結束。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解放軍有關軍演釋放的信號是,「我們遏制『台獨』、遏制台美勾連的決心,不是光嘴上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在台灣問題上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空間。

「中方敦促美方……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立即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不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以免給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造成顛覆性的影響和破壞,」他表示。

非官方代表團的意義

作為拜登政府上任後派出的首支台灣訪問團,陶德一行人的「非官方」性質引發一些解讀。

2020年,特朗普政府曾派遣兩名在任高級官員訪問台灣,引發北京強烈反應。而陶德一行人除均為卸任政客外,他們還是乘坐一架沒有國徽標誌的私人飛機抵達台灣的,有聲音認為,這種低調的做法是為緩和北京反應。

但拜登政府也釋放出了將同台灣加強接觸的信號。

蔡英文會見美國代表團

Reuters

上周,美國政府發佈與台灣交往政策新指引,在原有基礎上再度放寬限制,以鼓勵美國政府與台灣進行接觸,「反映雙方不斷深化的非官方關係」。

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向《美國之音》(VOA)表示,三名美國前議員及官員應拜登總統要求訪問台灣,可能是為了讓台灣對美國新政府的政策立場更加放心,期間雙方或有私下傳遞信息的機會,美台關係可因此不至缺乏政策清晰度。

上周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在接受電視採訪時重申美國幫助台灣自衛的承諾。「如有任何人試圖用武力改變現狀,這都將是一個嚴重錯誤,」他表示。

路透社報道稱,有不具名的拜登內閣高級官員表示,此次代表團訪台是為紀念美國《台灣關係法》頒布42週年。

1979年3月,美國國會制定《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TRA),由美國總統卡特簽署生效,以規範往後的美台關係。

其中指出,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包括,「維持及促進美國人民與台灣人民之間的商務、文化及其他各種關係」,「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決定台灣前途的舉措,均為美國所嚴重關切」,「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人民」,「美國將維持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等六項內容。

當年身為參議員的拜登曾對《台灣關係法》投出贊成票,他本人其後也多次表示,要信守這部法律。

此次代表團中,陶德是當年《台灣關係法》立法的重要推動者,阿米塔吉與史坦柏格兩人也曾多次訪問台灣。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