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噪音為何有害心臟健康?

從希斯羅機場起飛的飛機

Getty Images
車輛和飛機的轟鳴聲,甚至電話鈴聲會有害於人體健康。

車輛和飛機的轟鳴聲,甚至電話鈴聲會有害於人體健康。現在,科學家們開始研究這些噪音是如何對我們身體造成影響。

德國最繁忙的法蘭克福機場2011年建成第四條跑道。但新跑道剛落成即引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此後10年抗議者每周星期一必來此示威。一位抗議者在新建一年後的一次抗議中告訴路透社「這條跑道毀了我的生活。每當走進我的花園,聽到看到的都是在我頭頂掠過的飛機。」

托馬斯‧莫澤爾的生活也受到新跑道的騷擾,每天會有數十架飛機直接飛過他家的上空。莫澤爾是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中心的心臟病專家。他說,「我家離聯邦高速公路很近,也很近城區的火車路軌,但到目前為止,最煩人的還是飛機的噪音。」

莫澤爾曾讀過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提到噪音與心臟病有關,但當時證據不足支持此論點。在2011年新跑道建成後,莫澤爾多少出於對自己健康的擔憂,開始將自已的研究重點轉為噪音對心臟的影響,以深入了解這個問題。

人們一直認為環境中的強度噪音主要是會讓人聽力受損。但是飛機和汽車的噪音對人體的傷害遠不止於聽力。交通噪音被認為是一種主要的人體生理壓力源,其危害僅次於空氣污染,與人體接觸二手煙和氡氣的危害水平大致相同。

在過往10年,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飛機和交通車輛噪音與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有關聯。科學家們也開始查找噪音影響心臟的生理機制原因。

據估計,歐美國家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經常身處不健康的噪音環境中。通常設定音量達到70至80分貝即為噪音。人的正常的談話音量一般在60分貝左右,汽車和貨卡車的音量在70至90分貝左右,警報器和飛機的音量可以高達120分貝甚至更高。

大量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工作在噪音環境中會增加患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例如,2018年一項對100多萬人的健康數據進行調查的研究顯示,生活在法蘭克福機場附近的人比生活在類似但較安靜社區的人患中風的風險高出7%。

最近,一個研究小組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的報告稱,他們對2000年至2015年間居住在瑞士蘇黎世機場附近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近2.5萬名居民死因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夜間飛機飛越這些居民住家上空後,死亡率會顯著上升,尤其是女性的死亡率。

研究人員研究噪音影響心血管時發生的生理變化過程,將注意力集中在罪魁禍首,即動脈和血管的內皮細胞的劇烈變化。內皮細胞可能會從健康狀態變成「激活」狀態,並引發炎症,從而產生潛在的嚴重後果。

噪音影響血管的路徑是這樣的:當噪音到達大腦,會激活兩個重要的區域,即解讀噪音的聽覺皮層和管理因噪音而產生情緒回應的杏仁核。如果噪音變強,尤其是在睡覺的時候,杏仁核會激活身體受到威脅時作出「戰鬥或逃跑」的應激反應,即使本人並沒意識到。

這種應激反應一旦開始,就會向體內釋放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然後造成一些動脈收縮,另一些動脈擴張,血壓升高,消化減緩,血液中糖和脂肪增加以供肌肉快速使用。

這種應激反應還產生會導致血管內壁氧化反應和炎症的有害分子。功能失調的血管內皮細胞會影響血液流動,並造成許多其他功能受損,結果會導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肥胖和糖尿病。

對人體和老鼠的研究發現,暴露于飛機噪音幾天后,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就會發生障礙。這表明,噪音不僅對已經有心臟和代謝問題的人有危害。莫澤爾和他的同事在2019年做的一項研究顯示,甚至健康的成年人在睡覺時聽到錄音的火車聲,其血管功能也幾乎會立即出現障礙。

莫澤爾說,「我們很驚奇地發現,年輕人聽火車噪音只一個晚上,就會出現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我們原來以為這需要多年的噪音干擾。」莫澤爾也是一篇關於噪音與心血管健康的綜述論文作者之一。

有關數據在增加,但要釐清現象的因果關係可能很困難。因為要進行長期的睡眠實驗並非易事,而且也很難分辨究竟是白天的噪音還是夜間噪音在造成影響,以及搞清楚只是噪音本身的影響,還是噪音和空氣污染兩者共同起作用。

倫敦國王學院的健康服務科學家安德烈亞斯·西里奇斯(Andreas Xyrichis)說,人聽到的聲音,是基於人聽覺的主觀感知,因此環境噪音的影響後果也很難予以凖確分析。西里奇斯研究的是醫院重症病房的病人。在重症病房,電話鈴聲和盤子的叮當聲對某些病人可能會起到安慰作用,但對另一些病人可能則不利於康復。是否為噪音是依據病人的主觀感知。他說,「我們真的在努力區分不同分貝的聲音和病人對噪音的不同感知。」

飛機

AFP/Getty Images
雖然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研究找出答案,但人們已逐漸認識到噪音污染與身體健康惡化之間是有關聯的。

雖然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研究找出答案,但人們已逐漸認識到噪音污染與身體健康惡化之間是有關聯的。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的一份報告指出,由於交通噪音,每年西歐人民要總共失去超過160萬年的健康壽命。這一結論是根據直接因接觸噪音而過早死亡的人數,以及因噪音而致殘或患病的年數而計算得出的數字。

而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會上升。據聯合國估計,2018年全球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居住城市的人口預計將達到近70%。

一些政府對公眾的抗議作出了回應,通過實施夜間飛行禁令、鼓勵使用降低噪音的技術,並對噪音投訴處以罰款等措施,以減輕城市的噪音。至於個人,可以加裝窗戶隔音,或懸掛降噪音窗簾確保臥室盡可能安靜,如果財力能夠負擔,也可以搬到較安靜的社區生活。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精神病學家和流行病學家、噪音生物效應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Noise)主席馬蒂亞斯·巴斯納(Mathias Basner)認為,較便宜的解決辦法可能是晚上戴耳塞,或者把臥室搬到房子裏比較安靜的地方。他認為,即使人們自己沒有感覺噪音困擾,也應該採取這些措施。

他說,「如果你住在曼哈頓,過一段時間你就不會注意到這個地方有多吵,因為這是正常的,如果你心理上已經習慣,但這並不意味你感覺不到的噪音不會對你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請訪問 BBC Future 閲讀 英文原文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