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俄羅斯海軍進入印度洋挑戰美國印太布局

海權論鼻祖、美國海軍理論家馬漢曾說過,誰控制了印度洋誰就控制了整個亞洲。

隨著俄羅斯和中國軍事合作加深,俄中海軍在印度洋的合作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有分析認為,俄中在印度洋對美國的海上主宰構成了挑戰。

2020年11月,俄羅斯媒體報道說俄羅斯將在紅海戰略要地蘇丹修建海軍基地,被俄羅斯防務評論員稱為俄國「重返世界海洋」之舉 。報道說,紅海基地令俄羅斯能夠維護其在蘇伊士運河和亞丁灣的戰略利益。

2017年在扼守紅海和亞丁灣的吉布提中國建立了自己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美國報道曾說,該基地顯示了中國海軍加強在印度洋部署。

另外,俄羅斯海軍和中國海軍近年同南非和伊朗舉行過的兩次聯合演習也被視為俄中海軍聚焦印度洋的證據。

「珍珠鏈」戰略

地圖

BBC

經過馬六甲海峽的印度洋航線是中國三條對外海上貿易通道之一,是中國從中東進口能源、向非洲和歐洲輸送商品的必經之路,被中國視作「海上生命線」之一。

中國是世界原油進口的第一大國。2018年中國官方統計顯示,中國原油進口40%來自中東,16%來自非洲。這意味著中國進口原油的一半要經過印度洋。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構想中包括「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內容,即通過海路加強中國同東南亞、南亞、非洲和歐洲的經濟聯繫。

多年來,印度一直將中國在印度洋沿線國家租借港口看作潛在的威脅。他們認為中國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和柬埔寨租借的港口在必要時可以轉為軍用,對印度形成戰略包圍。

中國同印度洋沿線國家加強海路聯繫的做法被美國軍方稱作「珍珠鏈戰略」。

印太聯盟

印度洋

BBC

中國海軍艦艇近年來頻繁出沒印度洋也引起印度警覺。《南華早報》引述印度的「和平和衝突研究中心」安全問題專家卡烏拉(Vinay Kaura)的分析說,考慮到印度和中國關係緊張,印度把俄中加強政治和安全合作看作對印度的挑戰。

但也有分析認為,中國在印度洋的活動是反應式的,即針對美國及其盟友加強在印度洋部署所做的反應。2020年11月,被稱為在印太地區最強大的四個民主國家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和美國在孟加拉灣舉行馬拉巴爾聯合軍演。許多報道和評論稱,那次軍演是對中國發出的強硬信號。

俄羅斯科學院普裏馬科夫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的斯特凡諾維奇(Dmitry Stefanovich)認為,美國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壓力是促成莫斯科和北京進一步合作的主要原因。

《南華早報》引述斯特凡諾維奇的分析說,俄羅斯海軍希望維持全球部署能力,自然也包括在印度洋部署的能力。中俄尋求加強在印度洋合作的主要戰略考慮是為了確保俄羅斯和中國在那裏的海上行動自由。

不過斯特凡諾維奇還說,莫斯科努力避免在中國和印度之間作選擇。俄羅斯向雙方供應各種技術,包括軍事技術,並且可能發揮斡旋的角色,為化解北京和德里的衝突出力。

中國部署

南海

Getty Images
北京認為,南海是其領海的重要組成部分(圖為中國海軍編隊2017年1月2日航拍資料照片)。

2008年中國開始派遣軍艦去亞丁灣參加打擊海盜的國際行動,被認為是中國海軍開始遠洋部署的主要步驟。中國在2008年12月派出3艘軍艦參加打擊海盜行動。之後,中國海軍在該海域實行經常性部署。

印度的《經濟時報》報道說,亞丁灣海盜幾乎完全絶跡後,中國的軍艦仍然繼續在那裏逗留。後來中國軍艦執行了諸如從也門和利比亞撤僑等非戰鬥性任務。

根據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安全事務和中國問題專家貝克(Jeffrey Becker)的文章,中國海軍在印度洋部署規模並不大,中國在亞丁灣僅維持兩艘軍艦和一艘補給艦的水平。另外中國維護經過印度洋的海上運輸線及諸如馬六甲海峽這種咽喉要道的防衛能力有限,受到防空、反潛和補給能力的掣肘。

不過貝克認為,中國對印度洋的海上能力正在得到提升,中國從2013年在南海填海造島後在擴建島嶼上修建跑道和軍事設施,以及可能在海南島建造航母基地都加強了中國海軍這方面的能力。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