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紀念朝鮮戰爭70週年, 習近平稱「以戰止戰、以武止戈」來對付侵略者

。

Reuters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周五(10月23日)在北京舉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講話時稱,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 「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他說。

習近平回顧70年前這場與美國的戰爭,並在對外政策上強硬表態;幾乎同一時間,大洋彼岸的美國,特朗普和拜登展開總統大選前最後一場辯論,交鋒中也多次涉及中美關係。

在美國它是「被遺忘的戰爭」,在中國它是「抗美援朝」,在朝鮮半島,這場戰爭造成的傷痕依然未能癒合。

70年過去,戰爭的餘波未消,不僅因為三八線附近仍然是全球矚目的軍事熱點;當年參戰的中國和美國,經歷了破冰、融合,到再次走到針鋒相對的對立面,為這場還未結束的戰爭賦予了現實意義。

習近平說了什麼?

整場紀念大會以習近平的講話為主。他提到幾個細節值得注意。

習近平說,「70年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19萬7千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

1953年7月27日宣佈停戰後,中國最初的統計數字為,在朝鮮戰場上陣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為148977人、負傷220218人,失蹤25621人及被俘21400人。

此後,該數字有所修改。2010年出版的中國《文史參考》又稱,共有18萬志願軍在朝鮮戰爭中犧牲。

美國方面統計則是,在朝鮮戰場上陣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為40萬人以上、負傷48.6萬人及被俘21839人。

本次大會講話中則披露一個最新的數據——19.7萬中國人在朝鮮戰爭中陣亡。

其次,對於中國參戰原因,習近平說,「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中國人民無比渴望和平安寧。但是,中國人民的這個願望卻受到了粗暴挑戰,帝國主義侵略者將戰爭強加在了中國人民頭上。」

這場代價高昂的局部戰爭後,諸多歷史材料顯示,戰爭之處中美存在諸多誤判。

就美國而言,參與戰爭的直接目的是「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時任總統杜魯門稱,如果任由共產黨武力入侵韓國,而未受到反對和抵抗,那沒有小國有勇氣抵抗強大的共產主義鄰國的侵略,那麼就如二戰爆發之前的局勢一樣,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就中國而言,即便參戰前夕,介入這場戰爭也是不情願的,因為中國的戰略目標是台灣,而非朝鮮。

原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主任的阮銘曾向BBC中文回憶,「中國比較意外,因為中國當時的下一步是解放台灣,實際上毛澤東是這樣打算,老百姓心裏也是這樣想的,那麼突然爆發一個韓戰(朝鮮戰爭),毛澤東1949年去莫斯科跟斯大林談就是希望解放台灣,斯大林也答應了,實際上當時斯大林看起來還留了一手,就是跟金日成之間的這種(入侵南韓的約定),毛澤東並不知道。」

直至近些年,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在紀念朝鮮戰爭的文章中也表達出類似的意見,「朝鮮戰爭之所以不可忘卻,是因為它發生在錯誤的時間。中國剛獲解放,百廢待興,還面臨著繁重的追擊殘敵任務,還有台灣和西藏問題亟待解決。不合時宜的戰爭徹底打亂了國內議程。」

特殊時間點的強硬表態

中國舉行紀念大會的時機頗值得玩味。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1950年10月19日進入朝鮮戰場;在10月25日打響後來取得全面勝利的「第一次戰役」,這一天也被中國官方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在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訂的《朝鮮停戰協定》。

此次紀念大會未選擇這三個日期,而是選擇10月23日,並且在美國總統大選前最後一場辯論的同時進行。再加上習近平在講話中強硬地表態,雖然未直接點名,但外界普遍認為喊話美國的意圖明顯。

「當今世界,任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極端利己主義,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訛詐、封鎖、極限施壓的方式,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的行徑,任何搞霸權、霸道、霸凌的行徑,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不僅根本行不通,最終必然是死路一條!」

「我們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一旦發生這樣的嚴重情況,中國人民必將予以迎頭痛擊!」

他說道,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在愛國主義旗幟感召下,同仇敵愾、同心協力,讓世界見證了蘊含在中國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 讓世界知道了「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

Reuters

70年過去,上述表態似乎在提醒,中美關係經歷了一個輪迴——朝鮮戰爭之後兩國對峙近30年,1970年代隨著中蘇關係惡化,中美關係破冰;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兩國關係更加緊密,2001年在美國的幫助下,中國加入WTO,走上全球化的道路,並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而當前,中美關係再次劍拔弩張,貿易、科技、外交等領域全面對峙,開始有聲音擔憂「熱戰」的可能性。

根據BBC駐美記者報道,美國國防部現在認為,對付中國崛起成為美國在未來幾十年的主要軍事目標。

中美關係由密切合作,轉向互不信任,另外界對朝鮮半島局勢脆弱的平衡更加擔心——一旦朝鮮局勢突變,爆發戰爭,可能再次成為中美對抗的角力場。

更令人憂慮的是,考慮到中國當前的國力,第二次朝鮮戰爭的烈度和影響或許不會再是「被遺忘的戰爭」。

美國安全事務作者邁克爾·佩克(Michael Peck)在《國家利益》上發文說,一旦中美發生衝突,失控的風險很大,因為中國在過去的戰爭衝突中表現出迅速升級取得速勝的特點,即使在衝突過程中展開談判,往往也要等到在衝突中取得有利地位後。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