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張愛玲百歲誕辰: 華人世界的傳奇和文壇巨匠

2020年是作家張愛玲(1920-1995)的百年誕辰。作為華語文壇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張愛玲的作品的影響力在她去世之後並未消散,甚至更廣。

全球各地作家、學者以及導演對她作品的不斷改編,臨摹以及評論從未間斷。有分析稱,張愛玲是當代文壇的超級巨星,過世25年來,任何新發現的遺稿仍震撼著文化界。

而張愛玲在香港的生活經驗,也被認為是她後來回到上海後,能夠以獨樹一格的語言及故事書寫戰爭與人性的重要資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Al_l_1LdE

張愛玲傳奇

1920年生於上海,張愛玲來自一個沒落的貴族家族,晚清重臣李鴻章是她的曾外祖父。張愛玲父母早年離異,母親深受五四運動影響而思想洋化,早在30年代起便穿梭於中國和歐洲。 受母親影響,張愛玲早期先接受私塾教育,後來念英文學校,成為受中西文化薰陶的摩登上海人。

1930年代末,中學畢業後張愛玲拿到獎學金,原本要前往倫敦大學讀書,但因為歐陸二戰爆發,她轉而赴港,在香港大學文學院就讀。1939年張愛玲抵達香港後接觸了西方歷史著作,又在知名台籍學者許地山教授下熟讀新文學。

不過,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陷香港,港大停擺,張愛玲又在1942年避難回到上海,以一篇篇以香港背景的小說,譬如《傾城之戀》,《第一爐香》在上海文壇成名。

香港大學文學院教授黃心村告訴BBC中文,張愛玲在港大那幾年,因為經濟拮據,無路可去,她去做醫院作短期的照護員求得溫飽,因此「直面戰爭、直面生死的經驗更是刺激了她的創作慾望,所以回到上海後寫作一發不可收拾,短短幾年內,20出頭的年紀,就能寫出一系列經典作品。」

1949年中共建政,張愛玲在1952年離開上海,再次來港工作及寫作,1955年後搭船前往美國紐約,1995年在洛杉磯過世。

時代意義

「我覺得張愛玲不僅僅是個中國文學作家,對她的精確定位應該是放在世界文學的大背景上。」長期研究張愛玲的黃心村教授說。

黃心村解釋,張愛玲一開始寫作就想要當個全球性的作家,所以她用雙語寫作,並下足功夫。她觀察到,1952年張愛玲離開大陸後到了香港,也是雙語書寫,她的假想讀者往往是英語世界的讀者,她的後半生中不斷的反覆重寫、自我翻譯,都是在兩個語言系統中的探索。

研究張愛玲作品數十年,黃心村說,張愛玲可以是個「窗口」,因為,從張愛玲出發可以在現代歷史及文學史中讀到許多不同的風景,或發現自己的盲點,張愛玲對戰爭,對革命,對兩性,對城市文化都具有預見性,今天看來依然是超前的。

關錦鵬眼中的張愛玲

1994年,改編自張愛玲名著《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同名電影獲得好評。 此片的香港導演關錦鵬向BBC中文稱,「張愛玲貌似尖酸刻薄,其實她將人看得很透,是很厚道有悲憫在其中。」

關錦鵬解釋,1970年代,中學時期他就開始讀張愛玲。

身為男同志的他表示,應該是自己「性向」的關係,在張愛玲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許多女性或人性的細微以及巧思。關錦鵬稱,張愛玲的文字很有電影感,並且具有很多層次,並深藏暗機,常常上下句環環相扣,讓人拍案叫絶。關錦鵬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作品主角也許是個不怎麼正面的男主角,但張愛玲沒有將他寫成十惡不赦,而是帶有悲憫。

這似乎應證了張愛玲當年在上海遭到的負面評論和抨擊,認為她作品中缺少懲惡揚善或忠孝仁義,總是風花雪月。

當年,張愛玲捍衛自己的作品辯解道:「極端病態與極端覺悟的人究竟不多。時代是這麼沉重,不容那麼容易就大徹大悟。這些年來,人類到底也這麼生活了下來。可見瘋狂是瘋狂,還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說裏,除了《金鎖記》裏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

黃心村教授同意張愛玲的「個人主義」的堅持並不只是膚淺的、純粹關注自己七情六慾的極端個人主義。她說,張愛玲寫戰爭,她是完全「個人化」,語言也是,不被傳統歷史大敘事拖著走。但她從完全個人化的角度,其實是去看到大歷史的另一面,絶對不是瑣碎—「或者說,她是從這些瑣碎中,看到中國長遠的歷史脈絡,並有所感悟,所以她和胡適之之間才能達到那樣的共識。」黃心村表示。

上海民間紀念張愛玲

根據台媒「中央社」報道,在張愛玲的故鄉上海,最近也有許多民間紀念活動,但幾乎沒有一場是由官方舉辦。

張愛玲的研究者,中國學者陳子善對台媒說「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超乎我想像」;陳子善又說,中國大陸至今沒有出版她被視為反共小說的《秧歌》和《赤地之戀》。另一個原因則是她的前夫,「漢奸」胡蘭成,後者比前者更為關鍵。

事實上,張愛玲反共與否,一直也是各界關注焦點,特別是她過世後,在中國大陸的大受歡迎。

台灣文化評論者顏擇雅分析,張愛玲1952年決定從上海搬到香港,接連寫出許多重點作品,譬如《秧歌》、《浮花浪蕊》等,文章都開始反思新中國成立後,個人的自由「無法適應」集體主義。

譬如,在《浮花浪蕊》中,女主角思索著為何要離開新中國,心中想的:「她想是世界末日前夕的感覺。共產黨剛來的時候,小市民不知厲害,兩三年下來,有點數了。這是自己的命運交到了別人手裏之後,給在腦後掐住了脖子,一種蠢動蠕動,乘還可以這樣,就這樣。「

不過,也有學者如高全之認為,從小說來看,張愛玲雖反對激烈的土地改革,但仍贊同對於財富平均分配的政策。

.

Getty Images
日本在1941年12月8號,進攻香港。

保存張愛玲

張愛玲過世後,常有關她的遺作或遺稿被發現。在她駐足過的城市中,各種研究機構及學者都努力不懈的挖掘,並試圖搶救並保存有她的遺稿或遺物。

香港大學檔案館(HKU Archives),便負責張愛玲在香港大學留下的資料及文物。該機構陸續找出張愛玲當年進入港大的學籍資料,以及成績單等等。從其中張愛玲借書的資料中可以發現,張愛玲讀的書中、西都有,品味繁雜,譬如《聖經》,莎士比亞,毛姆(William S. Maugham)的作品、《官場現形記》等,讀的書目大大超過課堂書單。

檔案館檔案員林建勳(Garfield Lam)說,世界各地的學者、媒體等對張愛玲的追索不曾終止,是該檔案館十分受歡迎的資料,但因此保存工作更加重要。

這次黃心村策劃《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便是充分利用了港大檔案館的資源;她強調,港大的求學經驗對其日後的成名至關重要,歷史教師佛朗士(Norman France)對她的影響是歷史觀的建立,文學教授許地山對她的影響是文學史觀和文化史觀的建立,但目前的研究還不夠,考究仍需繼續。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