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美國種族示威蔓延全球,示威者促政府改革

在華盛頓,示威者上街要求改革。

Getty Images
在華盛頓,示威者上街要求改革。

美國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被警員制服期間死亡而觸發的反種族主義及警察暴力的示威進入第12日,各地仍然有大型和平遊行集會,其中在首都華盛頓,有數以萬計的人參與遊行,保安人員阻止任何人試圖走向白宮。紐約、芝加哥、舊金山等地也有群眾示威。

5月25日,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美國黑人佛洛伊德在手無寸鐵下被制服在地上時,一度遭白人警員德里克‧肖萬(Derek Chauvin)用膝部壓制其頸部九分鐘。

肖萬被革職及被控謀殺,另外三名在現場的警員亦遭革職,同樣被控教唆及協助殺人罪。

這場有關種族的示威浪潮蔓延至歐洲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和澳大利亞。

Protesters gather on the newly named Black Lives Matter Plaza in Washington DC (6 June 2020)

Getty Images
白宮附近一處被改名做Black Lives Matter廣場。

美國華盛頓情況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大批示威者帶著「黑人生命同樣重要(Black Lives Matter)」的標語上街抗議,他們分別在國會山莊、林肯紀念堂及拉法耶特公園外集會,那兒被改了一個新名字,叫Black Lives Matter廣場。民主黨籍的華盛頓市長鮑澤對民眾表示歡迎,認為他們向特朗普發出了訊息。

該處在周一,聯邦執法人員向民眾施放催淚彈,讓總統前往教堂。

鮑澤說,「如果他能夠這樣控制華盛頓特區,他可以去任何州,我們沒有人會安全……我們的士兵不應該被這樣對待,他們不應該被指示去移走任何美國公民。」

鮑澤要求聯邦執法人員及國民警衛隊撤走,指他們「不需要」出現。

35歲的示威者埃里克‧伍德(Eric Wood)對BBC說,「我在這兒是因為我不能夠不在這兒,美國種族主義問題已經出現很久了。」

46歲的克里斯特爾‧巴林傑(Crystal Ballinger)說,她對這場運動感到有希望,「我覺得這次示威會帶來改變……我希望能夠帶出公平和團結的訊息。」


「我們只是開始」

BBC記者張英華 發自華盛頓

抗議人士很多元化,有不同種族的人,也有一家大小的人,示威者充滿決心而氣氛高昂,現在有音樂、食物、食水和清潔手液。示威者在遊行中不斷高叫「喬治‧佛洛伊德」、「布倫娜‧泰勒(Breonnan Taylor)」——她在3月同樣在被警方制服時死亡——以及「沒有公義、沒有和平」。

示威者的行動似乎很即興,在某一個時間點一起遊行,由賓夕法尼亞大道出發走到白宮附近,某一刻,整條街上的示威者都單膝下跪表達訴求。

20歲的薩里娜‧勒克魯伊和妹妹16歲的格雷斯‧勒克魯伊說,她們是首次參加遊行,她認為公眾憤怒的程度和全國示威的規模,或可以促成警方改革。薩里娜說,「我們只是剛剛開始,但這讓人感覺比以往更為團結。」

Sisters Sarina Lecroy, 20, and Grace Lecroy, 16, at a protest in Washington

BBC
勒克魯伊姊妹首次參與抗議,她們手持的標語寫上,雖然不是白人,但仍會站到示威者那邊。

許多示威標語都突顯了白人可以如何幫忙,這引伸了不少討論,其中一名示威者的標語寫上,「我可能永遠不懂,但我站在他那邊。」


示威者想要什麼?

在社交媒體和街上,支持這場的運動呼籲民選官員可以正視由來已久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和不平等,從警察暴力、到集體監禁到醫療福利。

根據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美國黑人被監禁的比率是白人的五倍,而雖然兩者有差不同的毒品問題,但黑人因毒品罪名被判刑的比率是白人的六倍以上。

根據全國醫療數據,黑人母親在產嬰時的死亡率是白人的兩倍多。以往幾十年來的種族隔離政策,造成了學校制度、房屋、公共資源的不平等。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的研究發現,八成黑人成年人認為,奴隸制度仍然影響今時今日美國黑人地位,一半人認為美國沒有可能會見到真正的種族平等。

美國其他地方的示威

佛洛伊德家人為死者舉行了私人喪禮,其遺體放置在其出生地北卡羅萊納州雷福德市的一間教堂供公眾瞻仰,幾百人前往獻花致衷,州長宣佈周六下半旗悼念。

People pay their respects to George Floyd before a memorial service in Raeford, North Carolina (6 June 2020)

EPA
佛洛伊德遺體放置在其出生地北卡羅萊納州雷福德市的一間教堂供公眾瞻仰,幾百人前往獻花致衷。

在紐約,示威者走過了布魯克林橋(Brooklyn Bridge);在舊金山,示威者則一度堵塞了金門大;在亞特蘭大和費城,也有群眾高叫「我們需要公義、我們需要愛」的口號。

而在紐約水牛城,兩名警員被拍到推倒一名75歲示威者,被控二級謀殺,兩名警員否認控罪,獲准保釋。該名示威者目前情況嚴重,仍在醫院留醫。

周五,明尼蘇達州人權部門和明尼阿波利斯市議會同意,禁止警員掐脖子或壓制疑犯頸部。西雅圖市長禁止警方使用CS催淚性毒氣,丹佛市一名聯邦法官亦下令警方停用催淚彈、橡膠子彈和非致命武力。

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修改政策,讓球員在奏國歌時進行針對種族不公義的抗議。

英國的示威

在英國倫敦、曼徹斯特、加的夫、萊斯待等地亦有爆發示威,群眾不理會當局就疫情發出的大型集會禁令堅持示威,大部分示威和平進行,示威人士戴上口罩。

但倫敦傍晚起有零星衝突,至少10名警員受傷,12人被捕。英國政府稱社交距離建議是為了各人的安全,而警方稱示威是「非法」,北愛爾蘭警方指發出「很大數量」的罰單,因為公眾在疫情聚集有危險性。

Demonstrators and police in Whitehall

Reuters
英國的示威大多和平進行。

一些參加者表示,「種族主義是比新冠更大的病毒」。

在格拉斯哥,有反種族主義倡議者重新為街道命名,用上奴隸時期的黑人名字、黑人活動家和一些警暴受害者。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