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因為抗疫封鎖失業人數過億,和中美等其他大國相比,這個南亞大國將走一條帶有印度特色的經濟復興之路。
印度就業問題智庫最新數據顯示,為遏制新冠病毒傳播實施封鎖後,失業率創記錄飆升。
根據私營的印度經濟監測中心(the Centre for Monitoring the Indian Economy ,CMIE)的數據,印度的失業率目前達到27.1%的歷史新高,僅4月份就有1.22億印度人失業。但當局在抗疫和救經濟上面臨與其他大國不同的兩難選擇。
印度有著和其他大國不同的管理計算方式。比如在就業問題上,印度官方不發佈每月份、季度和年度就業數據,理由據稱是為了維護社會和諧。
因此私營的CMIE數據已被廣泛接受。
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包括中美在內的經濟大國都面臨失業率大幅上揚的問題,在這方面印度與中美相比有何獨特的經濟復興道路嗎?
自3月25日以來,印度全國一直處於封鎖狀態,以遏制新冠病毒(Covid-19)的感染,造成大規模裁員和大量失業。
印度目前報告了超過67000例感染病例。
進入4月份後,印度失業率達到23.5%,較3月的8.7%大幅上升。防疫封鎖使大多數經濟活動陷入停頓(醫院,藥房和食品供應等基本服務除外)。
絶望的農民工,特別是日薪工人,四處逃亡,步行逃離城市回到自己的家鄉,這些情況在電視屏幕和報紙等媒體上到處都是。印度非正式工作崗位僱用了90%的勞動力人口,隨著建築業的停工以及城市暫停公共交通,他們首當其衝。
但是,曠日持久的宵禁和企業的持續停工,以及封鎖何時結束不確定,有正式的永久性工作的人都未能倖免。
印度媒體,航空,零售,酒店,汽車等各個行業的大型公司在最近幾周宣佈了大規模裁員計劃。專家預測,許多中小企業可能會完全倒閉。
仔細查看CMIE的數據,可以發現防疫封鎖對印度的經濟造成了重大衝擊。
在失業的1.22億人中,有9130萬是小商人和勞工。但是,相當多的領薪工人(約1780萬人)和自僱人士(約1820萬人)也失去了工作。
專家警告說,疫情封鎖的經濟成本才剛剛開始升高。
CMIE首席執行官馬赫什·維亞斯表示:印度必須權衡其疫情封鎖的經濟成本。
政府已開始放寬對某些地區或報告感染率較低的地區的限制,而在那些發現感染病例較多的地區,仍實行嚴格的宵禁。
維亞斯表示說,分區處理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但是,時間不能太長。因為印度各地區不能如同在孤島上運作。人員,商品和服務需要流動性。供應鏈需要在企業失去流動性之前開始運作起來。
印度的抗疫封鎖定於5月17日結束,但一些邦進一步延長了封鎖期,沒有明確表明整個國家何時可能會從封鎖中走出。
專家們也擔心未來印度經濟復蘇前景,因為在新冠疫情前印度失業率已經很高,根據CMIE的數據,這一比率已經達到了43個月高點,從2017年7月的3.4%升至8.7%。進入了封鎖後失業狀況惡化。
數據顯示,印度的失業數字是美國的4倍。但美國和中國作為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失業狀況也好不到那裏。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統計,美國2020年5月初實際失業率已經超過22%,甚至達到25%,堪比大蕭條時期。
中國官方公布的失業率是:2月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飆升至6.2%, 3月疫情減緩後失業率數據回落至5.9%。但4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保就業、保民生的任務。
有媒體說,中國因為疫情失業率高達20%,失業人數多達兩億。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李訊雷表示,中國官方失業數字與各項經濟指標的大幅下滑不太匹配,實際失業率恐怕比官方數據要高得多。
但是,他指出,中國有特殊的國情,比如城鎮調查失業率並未真實反映龐大的農民工群體失業的問題。在城市有工作時,農民工屬於工人;在城市失去工作後,農民工可以回到農村做農民,兩種狀態下都有工作可以做,很多農民工可以說並不存在統計意義上的失業問題。
從李訊雷的思路可見,印度的失業率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失業統計也無法一視同仁。
印度農民工失業可能與中國類似。農業作為印度經濟的支柱,就業率逆疫情之勢而上,2020年3月和4月都增加了工人。 CMIE認為,這並不罕見,因為許多日薪收入者在危機時期重返農村從事農業。
因此中印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失業率可比性有限。因為中國經濟,印度經濟都有其獨特的運行邏輯,或許無法用西方統計經濟學來生搬硬套對待。
與中美兩國經濟可比的是,這次大規模失業問題的原因各大國一樣,都是出於抗疫封鎖,所以防疫成效是復工復產經濟復蘇的根本基礎。
在這方面,印度政府宣佈已經在抗疫上取得重大勝利:截至5月11日,全印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不足7萬,死亡僅2200多人。
但外界觀察人士對這個數據是否反映印度真實疫情有懷疑。有患者家屬在社交媒體發出照片顯示,一家印度醫院里正在治療新冠的幾名病人邊上竟然躺著多具無人處理的屍體。院長說,停屍房早已爆滿,他責怪死者家屬沒有將屍體運走。此言讓人們爭議這家醫院和防疫的邏輯。
恐怕沒有爭議的邏輯是:醫療衛生和公共健康水平將會是各國經濟復蘇的基礎。印度也不會例外。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0/04/2024 10:44AM
09/04/2024 05:00PM
09/04/2024 05:00PM